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孩子原本成绩不错,突然说不想上学,怎么都不愿意去学校,到底该怎么办?” 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崩溃瞬间。
孩子厌学不是突然 “变坏”,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如果家长责备打骂孩子,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今天就教大家用 5 个科学方法,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动力。
1. 消极对抗期:这属于厌学前期,孩子还可以正常上学,但学习态度明显消极。此时,家长可能感觉到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减退,作业完成得不如以前积极。
2. 失控对抗期: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大概率不去上学了。不管家长采取什么措施,孩子都我行我素,可能会封闭自己,不理家人,每天沉迷于游戏或其他活动中。
3. 宣泄报复期:此阶段孩子可能表现出更过分、夸张、肆无忌惮的行为。这也是家长的“渡劫期”,因为孩子可能会更加难以管教。
4. 无聊迷茫期:经过上一阶段的努力,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可能有所缓和。孩子开始逐渐打开心门,状态有所好转。但此时孩子可能仍然对学习和未来感到迷茫。
5. 接纳与回归期:(或称为“真爱阶段”),在经历了前面的挣扎后家长开始真正接纳孩子,孩子也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此时,孩子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双方实现了课题分离,各自活出自我。孩子可能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或者至少开始积极面对生活。
1. 沟通了解: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不想上学的原因。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直接批评或指责。
2.分析原因:可能是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学校环境不适应等。也可能是家庭环境、个人兴趣或心理疾病等因素。
1. 调整学习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减轻学业压力。鼓励孩子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逐步建立自信心。
2. 改善人际关系: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和归属感。
3. 适应学校环境: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寻求帮助和建议。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或社团,丰富课余生活。
4. 关注心理健康: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的帮助。
1. 发掘兴趣: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孩子一起探索兴趣领域,共同学习成长。
2. 培养爱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其培养和发展爱好。鼓励孩子参加相关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2. 明确惩罚:对于逃避学习或违反规定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惩罚措施。惩罚要适度且合理,避免过度惩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
1. 定期沟通:与孩子保持定期沟通,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根据孩子的反馈和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2. 关注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健康成长。
当我们将厌学视为一种心理信号而非叛逆标签时,教育才能真正回归本质。孩子的逃避与抗拒,往往是对压力、孤独或自我怀疑的无言呐喊。作为父母,不必因“心理问题”的标签而恐慌,而应以更科学的态度看待这场“心灵感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非法收受大额财物!江西于都县林业局原局长陈光寿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重要赛事!8月4日下午14:30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桂林女子称彩超漏诊婴儿唇腭裂,到卫健委反映问题遭怒斥,最新进展:工作人员停职检查,事件仍在处理中
Here we go!罗马诺:孙兴慜将加盟洛杉矶FC,转会费超1500万欧k8凯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