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近年来,德州市齐河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紧扣全县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持续探索创新举措、推出务实办法,破解干部教育培训难题,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健全培训体系,解决认识不足问题。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认识,树立和践行“大教育、大培训”理念。一是强化重视与督导。将各单位组织干部培训情况列入年度领导干部调研重要内容,提高单位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自身成长统一起来,将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优化调训管理。革新调训方式,改变传统单位选派做法,实行点名调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对培训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补训,避免和防止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
实行调研机制,化解大水漫灌难题。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干部教育成效评估全过程介入机制。一是训前需求调研。把需求预测分析作为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截至目前围绕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内容开展需求调研,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00余条,结合调研内容科学制定《年度计划》。二是训中座谈了解。培训过程中采取座谈会的形式,充分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班的建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三是训后质量测评。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填写《课程评估表》,根据评估结果,充实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创新学习方式,打破工学矛盾困局。构建灵活多样、精准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工作与学习的动态平衡。一是创新主体班学制模式。推行主体班次“3+2”弹性学制,统筹党校集中学习与单位实践调研,每周3天集中理论学习夯实基础,2天返岗实践深化应用,促进学用结合。二是优化专业培训组织形式。开设“短平快”专业化培训班次,以短期制、小规模、高频次、分段式为特点,聚焦单一主题设置半天至一天“小班教学”,靶向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三是拓展线上学习平台功能。深化网络学习应用,依托灯塔党建在线、山东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打造“云端”课堂,及时转发和推送教育学习资料,引导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实现随时“充电”。
优化培训路径,打通学用脱钩堵点。把“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作为方向,优化培训路径,促使干部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一是提升课堂互动实效。扩大互动式培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常态化开展情景模拟、专题研讨、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学活动,鼓励学员课后分享学习感悟、交流心得体会,促进知识吸收转化,切实增强学习效果。二是优化现场教学模式。创新构建“现场参观+课堂授课+互动研讨”动态教学体系。通过现场参观拓宽学员视野,课堂授课深化理论认知,互动研讨推动学用结合,引导学员将先进经验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三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深入推进干部“体悟实训”行动,先后组织29名优秀干部赴网信、信访等一线实践锻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k8凯发官网
整合优质资源,扭转师资短缺困境。树立“干而论道”理念,注重用好本土干部资源,让基层一线干部来讲、来交、来带。一是科学组建优质师资队伍。向全县各部门印发《关于报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的通知》,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审核+专业评审”的方式,从领导干部、单位业务骨干、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等群体中,精挑细选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组建师资库。二是精准匹配培训供需对接。推行“部门点单、组织派单”的教学模式,各部门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每月初提报培训需求,县委组织部根据需求,统筹制定“月度课程表”,确保培训内容有的放矢。三是健全师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能进能出”考核机系,年末县委组织部根据各授课师资的授课时长、学员评价结果等对师资进行总体评估,将结果作为考核聘用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异的师资予以表彰宣传,对不达标或无法继续授课的予以解聘。同时,结合培训需求变化,动态发现、吸纳新的优质师资,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