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智力开发可以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地的指导活动进行,如引导宝宝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宝宝的注意力、观测力、创造力等发展。早教教育的目地就是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要本着不强迫宝宝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高兴地吸收。早期教育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穿衣服、脱衣服、穿袜子、穿鞋系鞋带等,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遇让宝宝自己进行,而且大多数宝宝都乐于做这件事。解开扣上纽扣或是拉开拉上拉链,需要幅度很小而又确切的手指运动穿鞋系鞋带完全是用几个手指进行,可锻炼宝宝手指的准确度和灵活性,也可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加强宝宝单独完成一些小任务的信心。
宝宝到3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投掷运动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具体训练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滚排球。在前面1~2米远处放两把椅子,椅子之间间隔为40厘米。然后让宝宝在地板上滚排球,让排球从椅子中间滚过去。
·抛排球。在离宝宝1~1.5米处放一个高40~50厘米的小筐,让宝宝往里面抛排球。也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或放一个脸盆,让宝宝站在1米远的地方把沙袋扔到圆圈或脸盆里。训练时要引导宝宝右手、左手轮番着抛。
·投排球。在离宝宝1~2米处,挂一个与宝宝眼睛齐高的球网,让宝宝向网里投排球。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看谁做得更好,以增加宝宝投掷的兴趣。
快3岁的宝宝行走基本自如,为了加强宝宝的平衡知觉和空间知觉,爸爸带宝宝出去溜达的时候,可有意识地让宝宝走一走马路牙子最好是在社区院子里走,这样既安全又宁静。
马路牙子仅有一块砖的面积,走之前爸爸边做示范动作,边告诉宝宝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怎样走才不会掉下去等。也可选择一块平地,在地上平放六七块砖,让宝宝练习在砖上走。每块砖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爸爸要在一旁保护,以防宝宝磕碰着。
跳对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很重要,爸爸可有意识地教宝宝在原地腾跃或从高处15~25厘米的高度向下跳。还可以在地上画两条间隔10~20厘米的线,教宝宝练习跳远,两条线的间距可渐渐增宽。练习的场地要平整、松软,最好在垫子上或沙坑里练习。
妈妈向宝宝发出“变矮了!〞的口令,让宝宝马上蹲下。然后妈妈再向宝宝发出“长高了!〞的口令,让宝宝马上站起来。为增加训练的难度,提高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在宝宝执行“长高了!〞的口令站着的时候,再喊一次“长高了〞的口令,看宝宝是不是能够站着不动。或是连着喊几声“长高了〞的口令以后,突然来一次“变矮了〞,以此训练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发口令,爸爸妈妈做动作以增加宝宝游戏兴趣。
在地上用粉笔画两条平行线,或者平行放两条绳子。宽40厘米,长1米,假设这是河上的一座小桥。然后让宝宝走到河对岸去找妈妈。训练时让宝宝双脚更替着向前走,不能踩着两边的线,以此加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这个年龄的宝宝,语言能力正处在积极发展时期,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加,已能达到1000以上,几乎是1岁半以前的4~5倍。词的种类也丰富起来。除了名词、动词外,还有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宝宝已把握了基本语法,过去的“电报句〞发展到了贴合语法习惯的简单句,并且复合句的运用也在不断增加。宝宝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爱听故事,念儿歌,并能记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还会背诵一些诗歌等。宝宝对语言的概括性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汽车〞并非指某一辆汽车,而是指他所见到的所有的汽车。
妈妈和爸爸应抓住宝宝这一语言发展的有利时机,教宝宝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话,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宝宝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把宝宝的简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确的电报句扩展成完整的简单句,把颠倒的词序正确排序。譬如,当宝宝说“妈妈,睡觉〞,大人应教他说“妈妈,我要睡觉〞宝宝说“看报纸,爸爸〞应改为“爸爸在看报纸〞。这样的练习应当结合生活的实际场景,随时随地地练习,如“这是大楼〞,“那是红绿灯〞,“小朋友在学习〞,“小兔子爱吃萝卜〞等。此外,妈妈和爸爸还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己说话也应发音确切,说完整的、语序正确的句子。由于语言是表达心灵的,妈妈和爸爸可以用童话、连环画剧、画册等,激发宝宝的好奇心,教宝宝正确地说话。要不断地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机遇,使宝宝想和妈妈爸爸说话,让宝宝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一般女宝宝语言发展较早,此外宝宝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妈妈和爸爸不要总把自己的宝宝与别人家的比,特别是当着宝宝面,不能说“看你家豆豆早就会了,可我家蕾蕾还不会〞等,这样会打击宝宝学习的积极性。
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即使是学习自己的母语,也需要最正确的语言环境。这个年龄的宝宝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爱不释手,缠着爸爸妈妈讲书中的故事。妈妈爸爸应抓住这个时机,应尽可能地用形象生动的拟声语言给宝宝讲书中的故事。陈述中还要不时地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宝宝回复。假如是喜欢表达的宝宝,还可能在妈妈说故事时插话,妈妈应停下来回应宝宝的插话。
在与宝宝看画册时,应重点给宝宝读出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特别是对宝宝看过的画册,再重新读给宝宝听时,能加强宝宝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宝宝复述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或者让宝宝靠着记忆陈述那些句子,但要求宝宝尽可能用书中出现的句子陈述。为了提高宝宝的兴趣,也可以以画册为剧本,妈妈和爸爸与宝宝一同扮演画册中的各种角色,通过实际表演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妈妈和爸爸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适合朗读的图书。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主要是从感观上了解事物,因此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画面较大、色调秀美、形象生动、动作逼真、活泼可爱、印刷精良、装帧稳固的图书,而且要选以动物形象为主,情节简单,表达语言生动好记的短童话,配以简单上口的儿歌配插图。一本好的图书对宝宝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把宝宝所学的词语制成卡片,再在墙上贴两行胶布,在妈妈念卡片上的词语时,让宝宝把相应的词语卡片粘在胶布上。
首先,在事先做好的卡片中间贴上一个完整的图案,这个图案应当是能够用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说明的,然后把与图案相应的两个字的词语写在图案上,譬如,图案贴的是一个苹果,就在苹果图案上写上“苹果〞两个字。整个卡片做好后,从两个字中间剪开,并把这样的几个剪开的卡片混在一起,让宝宝把能拼成一幅图案的两半部分找出来,重新拼贴在一块,使宝宝通过拼凑图案,达到学会和记住相关词语的目的。
准备一个布板,分别写上各种颜色的词语,然后把各种颜色的布条交给宝宝,妈妈说出一种颜色后,让宝宝把这个颜色的布条贴在相应的词语上。譬如,妈妈说“这是红色〞,宝宝假如能把红色的布条贴到写有“红色〞的词语上,就应给予表扬。
宝宝最喜欢画有动物、植物、水果等实物外形的画册,妈妈把图画书一张一张地翻开,让宝宝看着图画,妈妈领着宝宝读出各种实物的名字。过一段时间后,妈妈说出图画中的单词,让宝宝用手指找到相应的图画。
用彩纸做成各种鱼的外形,在鱼嘴的位置固定一个曲别针,然后在彩纸上写上宝宝学过的单词。再把钓鱼线缠在木筷子上,用胶布把磁铁粘在鱼线的末端,一切准备就绪后,妈妈说出单词,让宝宝钓起写着单词的鱼形图案。每当宝宝学会一个新单词,就再做一张鱼形卡片,把新学的单词卡片混在原来的卡片中让宝宝钓,以达到反复稳定学习效果的作用。
先准备一个画有动物或其他图像的画板,也可以把现成画册上剪下来的图像贴在一个自制的画板上,然后用较大的彩纸盖在图像上面,并把与图像相符的单词写在彩纸上。妈妈每教宝宝读完一个单词,便掀开彩纸,和后面的实物图像对照一下,以使宝宝加深对实物的理解,从而有效地记住这个基本理解了的单词。
观测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如蚂蚁搬家、漂亮的花朵、小猫、小鱼、刮风、下雨等。在观测中,妈妈要结合实物给宝宝讲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如实物名称、特征等。如花和树叶不同,花的颜色美丽,有香味,吸引蝴蝶和蜜蜂采蜜,同时可以传授花粉。叶子绿色,是制造食物的地方 树根从地下吸到水分,通过树干树枝送到花和叶子上,叶子造好的食物,也由树干分送各部,或者储存在根和根茎上。植物不会跑,它们有根、茎、叶,自己制造食物,不但供自己用,也可以供应动物和人类。宝宝吃的粮食就是植物的种子,蔬菜和水果都是植物,有了植物人类才能生存等。
大自然中有无穷的乐趣,也有不尽的知识。宝宝在观测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花草鸟虫以及风雨云雪中,会不断地增加知识,而且在观测中,宝宝的注意力、观测力,以及分析、概括、判断和想像力等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现象,还会给宝宝以美的熏陶。
现在的宝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两代人都宠着他,以自我为k8凯发官网中心,独占独霸,宝宝无法学会体谅别人。而玩“过家家〞游戏时,宝宝扮演某一家庭成员,与其他家人密切接触,向家里其他人示好,与“家人〞一起拿起玩具、喂娃娃、“买菜〞等,这可以使宝宝渐渐学会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合作 学会要使自己符合大家的意愿,否则就会遭人拒绝,而宝宝都畏惧别人不和自己玩,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长大后更简单与人和气相处,更简单适应集体生活。
2~3岁的宝宝特性出现了个体差异。如有的宝宝活泼好动,有的宝宝娴静内向 有的宝宝伶俐乖巧,有的宝宝呆板木讷 有的宝宝发展了某些良好的行为倾向,而有的宝宝却发展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倾向。尽管这些特性特点或倾向是简单改变的、不稳定的,但是,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表现。也正是在这个萌芽的基础上,宝宝的特性发展起来,包括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性格。由于2~3岁这一阶段,是宝宝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开始形成的时期,妈妈和爸爸应给予充分重视,早期特性形成是今后特性发展的基础,因此,父母要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道德品质等方面给宝宝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典范,帮助宝宝发扬优点、战胜缺点,使宝宝的特性得到健康发展。由于在特性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游戏是最好的智能训练。妈妈和爸爸要经常与宝宝做各游戏,开发宝宝的智能,以下游戏十分适合这个年龄的宝宝。
柔和的橡皮泥物美价廉,用手指挤来挤去很好玩儿,假如宝宝再发挥想像力,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东西,或是把橡皮泥做成扁平的外形,再用小刀在上面刻出各种花纹,或者印上宝宝的手印,都是宝宝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智力拼图是较为繁杂的匹配图形的游戏,只有找到适合的模块才能镶嵌到它应有的位置上。这需要宝宝的观测力。当宝宝经过反复拼插终究把适合的拼块放到相应位置上时,内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有一种成就感。这种特别方式的观测,可为将来宝宝分辩字母做好准备。
宝宝可把妈妈的头巾披在自己身上,头巾立刻就可以变成公主的薄纱或佐罗的披风。还可以让宝宝戴一顶草帽,宝宝摇身一变就成为“采蘑菇的小姑娘〞和“小牧童〞。妈妈适时予以讲解,使宝宝知道衣着打扮不同,人物也会不同。妈妈与宝宝根据服饰打扮自编情景剧,使用不用的职业用语,这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假如宝宝有表演才能,妈妈还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培养。
妈妈和爸爸和宝宝一同唱歌,可根据具体状况即兴编词,敲打杯子、瓶子、小盆打拍子,训练宝宝的节奏感。
懂礼貌、有爱心是一种良好品性,爸爸妈妈要重视宝宝品性的培养。人是群居动物,假如对人不讲礼貌,别人也就不会尊重你,你也就无法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教宝宝学习礼貌待人,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做起,自早晨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如早上起床时,教宝宝对家人说:“早晨好。〞当爸爸妈妈上班出门时说:“爸爸妈妈再见。〞,有客人来访时说:“您好〞,“再见〞。给客人搬凳子、取水果等礼节都应当教给宝宝。随着宝宝渐渐长大,良好的家教就会发生作用,宝宝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礼貌待人。
让宝宝学会等待,是对宝宝性格的一种磨练,也是培养宝宝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例如,妈妈正在做饭,但是宝宝早已饥肠辘辘,为培养宝宝学会等待,可以让宝宝当“助手〞,择菜、洗菜、摆凳子、取碗筷等,宝宝参与了做饭过程,不仅胃口好,而且还体会到妈妈的辛苦。
在儿童游乐园玩耍中,滑梯、碰碰车、坐飞机等都要排队才可以玩,这时妈妈要带着宝宝站在后面排队,耐心等待。让宝宝懂得遵守秩序,这样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同享受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