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简称六师附小)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洋泾小学堂”,历经多次更名与蜕变,如今已成为拥有四个校区、4000多学子的现代化高质量学校。日前,上海市特级校长、六师附小校长金煜淳携新书《快乐教育校本课程的学校文化表达》亮相上海书展,分享学校创新实践经验,以及“让每一个孩子在主动发展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
金煜淳强调,六师附小倡导对“每一个”的公平尊重,将“快乐”的成长本质刻入课程基因。调研发现,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对探究、合作、项目化等学习方式兴趣浓厚;同时,学校拥有丰富的校内场所资源、社区联动资源及“家长进课堂”的特色资源,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建立了“五立+”课程体系,包含五大课程群:“立德+”聚焦道德实践,如《红色家书寄未来》课程让学生在研读革命家书时厚植家国情怀;“立能+”侧重文化学习,数学类校本课程助力学生提升思维与解题能力;“立健+”关注生命健康,开设体适能、短式网球等课程培养运动习惯;“立美+”深耕艺术审美,《少儿版画印迹》等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立创+”鼓励实践创新,《身边的科学》课程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培养科学思维。目前,学校已开发一百多门校本课程,且每门课程均明确目标、内容与评价标准。
在课程实施中,学校采用启发式、主题性、跨学科、项目化四种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素养落地”转化。例如,“武松打虎主题街”跨学科项目整合语文、体育、音乐、美术多学科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芳菲餐盒”项目化学习则围绕“光盘行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评价环节,学校构建多元化体系,例如,课堂用“三级观察表”k8凯发官网关注学习过程,校本课程采用“星级制+等第制”尊重差异,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不排名次、只提发展建议。
调研数据显示,90%的学生“喜欢学校的课程”,87%认为“自己的兴趣在课程中得到了发展”,充分印证了课程改革的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子毕业两年重回学校听讲座,玩手机时被之前的老师发现了,网友:好像回到了校园时光
快递费上涨!广东、浙江电商客户单价率先调价,有商家每月多支出3万元|红星调查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古尔曼预测苹果 AirPods Pro 3 耳机今年发布,支持心率监测功能
买不到!华擎确认:带LCD屏RX 9070 XT Taichi不会零售
古尔曼:苹果付费健康服务 Apple Health+ 瞄准明年 iOS 27 推出
苹果明年iPhone折叠屏手机被曝全面采用eSIM、TouchID而非Face ID